咨询热线:15738882935

六方氮化硼:电池散热领域的“明星材料”

2025-05-12

在新能源汽车、储能系统与消费电子设备蓬勃发展的当下,电池散热问题成为制约产品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瓶颈。六方氮化硼(h-BN)凭借其独特性能,在电池热管理领域崭露头角。

德福鹏.jpg

h-BN的层状晶体结构赋予其卓越的导热性能。平行于层片方向,其热导率高达30 - 200 W/(m·K),远超传统氧化铝等材料。这一特性使它能迅速将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沿水平方向传导,有效避免局部过热。在垂直散热场景中,球形h-BN粉体优势尽显。其高填充率和规则形貌,能构建致密的三维导热网络,大幅降低基体材料与填料间的界面热阻。以动力电池模组为例,填充球形h-BN的导热胶或复合材料,可均匀分散热量,防止电芯间温差过大。

h-BN不仅导热高效,绝缘性能也十分突出。其禁带宽度达5.9 eV,几乎不导电,介电常数约4,是理想的绝缘材料。在锂电池极耳或电芯间添加h-BN基导热绝缘片,既能快速导出热量,又能阻隔电流泄漏,大幅提升系统安全性。而且,h-BN化学性质稳定,在电解液环境中不与内部物质发生副反应,保障电池长周期运行的可靠性。

高温稳定性是h-BN的又一亮点。其熔点接近3000℃,在惰性气氛中可耐受2800℃高温,在强酸、强碱或氧化环境下(1000℃以下)仍能保持结构稳定。这使其特别适用于高功率电池系统或快充场景。例如,电动汽车快充时电池温度可能骤升至150℃以上,传统有机散热材料易失效,而h-BN基复合材料仍能高效散热,延缓热失控风险。

从加工适配性来说,球形h-BN粉体规则的形貌和高流动性,使其在聚合物基体中易于实现高填充率(>60%),同时保持较低体系黏度,便于注塑、涂覆等工艺操作。在导热垫片制备中,通过表面改性技术,可增强与基体的界面结合,形成连续导热通路,使整体导热系数提升至5 W/(m·K)以上。此外,h-BN密度仅为2.27 g/cm³,远低于铜等金属材料。在电池模组中采用h-BN基散热方案,能显著减轻设备重量,提升能量密度,契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需求。

目前,h-BN已在多个电池散热场景中成功应用。某厂商采用片状与球形h-BN复合的导热胶,将动力电池组温差控制在3℃以内,循环寿命提升20%;将h-BN涂层用于火箭电池耐高温防护,耐受温度达1600℃。未来,随着表面改性技术和复合填料设计的进步,h-BN的导热效率与加工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。凭借低毒性、环境友好性,h-BN在储能系统及可穿戴设备中的普及前景广阔。作为推动电池技术革新的关键材料之一,h-BN的应用潜力将随新能源产业发展不断释放。


上一篇:六方氮化硼:玻璃脱模的新选择 下一篇:没有了!
联系我们

咨询热线:

15738882935

地址:河南省信阳市高新区工十四路与工五路交叉口向北300米

15738882935